《重慶高新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修訂)》政策解讀
2024年12月4日,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印發《重慶高新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修訂)》(渝高新發〔2024〕29號)(以下簡稱《措施》),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政策背景
制造業是工業經濟的“壓艙石”,近年來,重慶正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迭代升級制造業產業結構,全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重慶高新區不斷鞏固壯大產業主力軍,用實際行動抓落實、求實效,并提出未來5年將構建“3238”現代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集群體系。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發揮重慶高新區創新資源優勢,提升產業能級,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先進制造業體系。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在充分研究國內先進地區和市級制造業發展相關政策的基礎上,結合重慶高新區制造業整體情況,于2024年12月4日正式出臺《重慶高新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修訂)》(渝高新發〔2024〕29號),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制造業企業和機構,加快構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
二、目標任務
推動重慶高新區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優化產業布局,加強人才培養,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
三、適用范圍
本措施適用于在重慶高新區直管園范圍的企業和機構,需要符合以下條件:①合法經營并按時納稅。②沒有不良信用記錄。③從事制造業技術研發、產品中試、生產制造、應用示范等全鏈條相關環節。
本措施與重慶高新區其他政策內容重復或類同的,可按就高原則執行,不重復享受。
對于已經享受過其他重大項目的個別政策的企業,所在園區會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兌現意見。
四、主要內容
(一)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支持對象:①已認定的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②新認定與復審優秀的市級研發機構(包括:市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獨立法人新型企業研發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工業設計中心等)。
支持政策:①對已認定的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上年度市級補助金額的50%給予企業每年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②對新認定與復審優秀的市級研發機構,給予企業最高不超過20萬元/個的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補助資金每年不超過60萬元。
(二)支持制造業企業創建智能標桿
支持對象:實施技術改造后,入選全球智能制造燈塔工廠、國家智能標桿工廠、市級創新示范智能工廠、市級智能工廠、市級數字化車間名單的工業企業。
支持政策:分別給予不超過500萬元、4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三)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
支持對象:采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先進制造系統和設備,固定資產投資額不低于500萬元項目的工業企業。
支持政策:按不超過其設備實際投資(含融資租賃)的20%給予補助,根據企業營收增長情況,單個項目補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
(四)支持制造業企業創建綠色標桿
支持對象:實施綠色改造后①入選國家綠色產品;②入選國家綠色工廠、國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國家能效領跑者、國家水效領跑者的企業;③入選市級綠色工廠的企業。
支持政策:①入選國家綠色產品的,每項產品給予不超過1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每家企業不超過50萬元,②入選國家綠色工廠、國家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國家能效領跑者、國家水效領跑者的企業分別給予不超過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③入選市級綠色工廠的企業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五)支持制造業企業創建綠色標桿
支持對象:進行節能、節水、清潔化和環保技術改造,固定資產投資額不低于500萬元項目的工業企業。
支持政策:按不超過其設備實際投資(含融資租賃)的20%給予補助,根據企業營收增長情況,單個項目補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
(六)引導轄區內企業形成制造業產業生態圈
支持對象:通過原材料、產品、專業咨詢、信息化服務等方式帶動非關聯企業進入產業鏈和配套體系,年累計配套產品實際采購額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
支持政策:按采購額的1%給予獎勵,每年不超過100萬元。
(七)鼓勵融合創新發展
支持對象:有融合創新資質且首次升規的企業。
支持政策: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八)鼓勵自主產品規模化應用
支持對象:對具備突破性、先進性的設備產品應用加大投入力度,推動自主產品在各領域規模應用,市級認定首臺(套)重大裝備的企業。
支持政策:根據規模應用情況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九)鼓勵企業提升畝產效益
支持對象: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為A、B檔,畝均效益同比增長達50%及以上且超過全區平均值的制造業企業。
支持政策:以企業當年畝均效益為基數按照畝均增速比例予以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獎勵。
(十)支持企業認定“專精特新”
支持對象:①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的企業,②首次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
支持政策:①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的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②對首次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80萬元獎勵。對獲得前述較低金額獎勵后又可獲得更高獎勵的企業,就其中差額予以補足。
*具體標準、申報條件、申報流程等內容,待實施細則出臺后公布。
五、核心政策問答
(一)問:企業獲得市級研發機構的補助標準是如何的?
答:對已認定的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上年度市級補助金額的50%給予企業每年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與復審優秀的市級研發機構,包括市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企業技術中心、獨立法人新型企業研發機構、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工業設計中心等,給予企業最高不超過20萬元/個的一次性獎勵,單個企業補助資金每年不超過60萬元。例如:某企業已認定為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上年度獲得市級補助N萬元,按照《措施》規定,重慶高新區將給予該企業N萬元*50%的獎勵。
(二)問:企業購買了設備可以獲得設備補助嗎?
答: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與綠色改造均可以申請設備補貼。制造業企業通過購買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先進制造系統和設備,推動智能制造能力提升,或者制造業企業進行節能、節水、清潔化和環保技術改造,這兩種情況均可以對固定資產投資額不低于500萬元的項目,按不超過其設備實際投資(含融資租賃)的20%給予補助,根據企業營收增長情況,單個項目補助額度不超過500萬元。例如:某企業于2024年10月購買了600萬元的智能化先進制造設備,經審核符合《措施》支持政策,重慶高新區將給予該企業20%即120萬元的設備補助。
(三)問:企業在高新區范圍內尋找配套商采購原材料如何進行補貼?
答:對通過原材料、產品、專業咨詢、信息化服務等方式帶動非關聯企業進入產業鏈和配套體系,年累計配套產品實際采購額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采購額的1%給予獎勵,每年不超過100萬元。例如:某企業通過專業咨詢和信息化服務帶動非關聯企業進入產業鏈和配套體系,累計配套產品實際采購額達3000萬元,按照《措施》規定,重慶高新區將給予該企業1%即30萬元的獎勵。
(四)問:企業獲得“專精特新”后有哪些優惠政策?
答:支持企業認定“專精特新”。對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的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首次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80萬元獎勵。對獲得前述較低金額獎勵后又可獲得更高獎勵的企業,就其中差額予以補足。例如:某企業首次被認定為市級“專精特新”的企業,并獲得了50萬元的獎勵。后來,該企業又被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按照《措施》規定,重慶高新區將予以該企業8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補足。
(五)問:企業提升了畝均效益后如何進行補助?
答:制造業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為A、B檔,畝均效益同比增長達50%及以上且超過全區平均值,以企業當年畝均效益為基數按照畝均增速比例予以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一次性獎勵獎勵。
六、專家視角
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改革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重慶高新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拿出“真金白銀”支持制造業企業和機構,加快構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具體措施包括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支持制造業企業創建智能標桿、支持企業智能化改造、支持制造業企業創建綠色標桿、支持企業綠色化改造等,條條都是干貨,一次性獎勵最高達500萬元。《措施》還將引導轄區內企業形成制造業產業生態圈,對轄區內通過原材料、產品、專業咨詢、信息化服務等方式,帶動轄區內非關聯企業進入產業鏈和配套體系,年累計配套產品實際采購額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采購額的1%給予獎勵,每年最高100萬元。”
七、其他
《措施》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實施,2024年1月1日至本措施實施前參照本措施執行。